關于醫用高值耗材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醫用高值耗材具有專業性強、技術性髙、單位價值高、技術發展迅速的特點,如何安全、有效、及時、合理的使用這些高值耗材,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安全、醫療質量、技術水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進一步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必須注重和加強對高值耗材全程監控的精細化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醫院管理效率,促進醫院成本控制,減少醫院資源浪費,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就醫費用。
一、醫用高值耗材各環節的管理情況
根據實際工作經驗,繪出醫用高值耗材管理柜圖(如圖1)
圖1 醫用高值耗材管理柜
從流程圖上看,第一個環節是備貨申請。其具體流程:由使用科室根據手術情況在HRP系統申報耗材計劃,系統自動判定是否滿足庫存要求,若滿足,系統自動打印配送出庫單,由器械庫出庫管理員將耗材核對無誤后送至手術室。若提示不滿足庫存要求,使用科室需填寫高值耗材請購單,提交至器械科采購員,由其匯總需求,通知供貨商發貨。高值耗材經供貨商送達器械庫后,由入庫管理員查驗各信息無誤后,辦理入庫并送至使用科室。
第二個環節使用計費。手術結束后由手術醫生、跟臺人員共同填寫《高值耗材使用收費登記表》一式三份,粘貼相應條碼簽字確認后,一份交由記賬員將各種信息輸入HIS系統計費,登記耗材使用情況,為科室成本核算做準備,同時還要將信息歸檔便于跟蹤管理。一份交由配送商核對及開具發票,另一份交由器械庫管人員辦理出入庫手續。
第三個環節入庫與出庫。器械庫管人員根據《高值耗材使用收費登記表》,核實條碼并登記入HRP系統,辦理耗材即入即出手續。同時核對由配送商開具的發票及隨貨清單(必須與《高值耗材使用收費登記表》統計的總和一致),交由財務科部門會計辦理付款手續。
第四個環節付款與核算。每月底,器械庫管人員在HRP系統統計生成耗材的匯總報表,核對無誤簽字后交由財務科部門會計進行審核、記賬、安排付款、成本核算等。
二、醫用高值耗材管理存在問題的分析
醫院近幾年雖然制定了比較健全的醫用高值耗材管理條規和流程,同時也利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統逐步完善醫用高值耗材管理流程,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應急或特病耗材管理欠缺
特殊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招標外的特殊型號或功能的高值耗材無統一的管理流程。若臨床急需此類耗材,自行通知配送商送貨,使用后交由相關人員補辦手續,計費處理。整個過程無驗收,無二維碼跟蹤,處于監管架空環節,無法核實產品的質量與適用性,無形中在使用方面給患者帶來了安全風險與隱患。且招標外的耗材,沒有經過器械科的市場調研,耗材價格無法監管,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費用,對醫院的社會效益也有一定的影響。
(二)供貨商資質沒有合理細致的管理
第一,供應商配送耗材的資質沒有及時查驗更新。當發生不良事件時,若醫院使用的耗材來源不合法,供貨商提供的資質證件過期了,醫院將負全責并受到相應的處罰,影響了醫院的社會效益。第二,沒有根據耗材管理的特性,建立供應商評價機制。對于同一種醫用高值耗材存在多家供貨商供應的情況,由于采購人員的專業素質有限,難以應付太多的供貨商,無法對所有供貨商進行審查及監管,選擇供貨商大多憑借經驗直觀判斷,一般選擇采購成本較低的供貨商,或者是“先拼關系,再拼價格,再拼產品,再拼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增加了釆購的風險。
(三)臨床使用高值耗材標準與要求的管理機制欠缺
第一,臨床上使用高值耗材,沒有相關使用合理性的論證機制,內容可包括:是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是否存在功能相同的可替代產品選擇,是否可以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是否有利于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等。第二,對亂用、濫用及超范圍使用高值耗材現象沒有進行干預,對臨床的不合理使用行為沒有納入績效考核。
(四)信息缺乏共享
高值耗材使用流程中,信息需要經HIS系統、HRP系統、財務系統。而這些系統與醫保項目收費目錄無關聯,完全相互獨立,記賬員在核對計費時,由于無法查詢耗材醫保項目收費目錄,導致因醫保支付標準不同,而產生錯費現象。而且財務科將醫用高值耗材匯總報表的數據與HIS系統統計的數據比對,存在不符現象,致使進行全成本核算管理時,收入與成本難以實現相互配比,進而影響了全院經營狀況的準確衡量。
三、醫用高值耗材管理的完善與優化
在高值耗材流程管理中,由關鍵環節入手提出規范化使用高值耗材的合理建議,為更有效的監管高值耗材奠定了基礎。高值耗材流程管理的關鍵環節包括:采購環節、使用環節與庫存管理、耗材信息管理等。
(一)完善醫用高值耗材采購管理質量控制
常用的醫用高值耗材采購已形成了規范化的流程,對于應急或特病耗材的采購,應建立臨時應急采購機制進行管理。由使用科室通過OA平臺填寫臨時應急高值耗材審批單,器械科緊急調研,審核供應商資格,經相關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采購使用。
首先,在HRP系統建立資質審核合格的供應商檔案,并設計預警功能,當供應商資質證件過期時,自動報警,提醒器械庫管理員通知供應商變更資質證件,保證其所供應的耗材來源合法性。其次,建立供應商評價考核體系,包括耗材質量、供貨及時性、安全性及積極性等評價指標,以此來甄選優質供應商,保障耗材供應的質量,防止影響醫療質量的安全,降低缺貨風險。
(二)實現SPD模式下醫用高值耗材的全程管控
將貼有智能標簽的醫用高值耗材放入SPD智能柜中,利用RFID技術對其進行全程管控。在使用環節,術前根據手術安排備貨,術后在HIS系統中掃描已使用的高值耗材的智能標簽進行計費,未使用的高值耗材退回智能柜。HIS系統計費后將產生醫院的耗材使用記錄與SPD的出庫記錄形成的對賬單,醫院只需派專人復核對賬單的準確性,并定期盤點智能柜物質,確保賬實相符。實行醫用高值耗材SPD管理模式,不僅保證供貨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確保結算數據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而且提高了臨床的工作效率,有助于醫院精細化管理。在庫存管理環節,將驗收合格的醫用高值耗材在HRP系統辦理入庫時打印SPD二維碼,實行一物一碼制,實現醫用高值耗材從開始進入醫院到最終使用的全程監控。這樣無論在庫存管理、臨床使用,還是職能部門的監管,都可以通過唯一對應的二維碼查詢、統計其入庫、領用等使用狀況。當患者要查詢費用時,通過掃描對應耗材的二維碼,就可以查到耗材的費用明細,真正保證了病人明明白白的消費。
(三)借助信息技術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一體化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醫院實際經營現狀,完善與優化HRP系統、HIS系統及財務系統,并推進三大系統之間的有效整合,實現業務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統一管理。同時可借助整合后的系統與相關軟件技術,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患者相關信息,實現對患者全診療過程的實時監控,從根本上遏制醫用高值耗材流失、浪費,保證醫用高值耗材的使用價值得以充分體現。
實行醫用高值耗材科學精細化管理是實現現代和諧醫院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SPD管理模式,對醫用高值耗材使用的關鍵環節進行管控,不斷提高醫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水平,有效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和防范醫療風險,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
來源:醫管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