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出現了對 IoT 產品非常強烈的需求,(因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蓖盔f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楊懿曾在 Google 開發者大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從2020年年末開始,終端對 IoT 產品的需求在不斷提升。
順應市場趨勢,涂鴉智能在海外市場的各個區域仍在快速擴張和發展。涂鴉智能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化 IoT 開發平臺服務商,打造互聯互通的開發標準,連接品牌、OEM 廠商、開發者、零售商和各行業的智能化需求,涂鴉的解決方案賦能并提升合作伙伴和客戶的產品價值,同時通過技術應用使消費者的生活更加便利,涂鴉智能的智慧商業 SaaS 為豐富的垂直行業提供智能解決方案。2021年涂鴉智能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據官方公布數據,截至2021年9月30日,涂鴉 IoT 開發平臺累計有超過44.6萬注冊開發者,開發者分布于超200個國家和地區,輻射全球超10萬個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而在涂鴉的全球化進程中,Google 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據楊懿介紹,涂鴉和 Google 在技術層面進行了合作。涂鴉智能是最早一批和 Google Home 平臺完全整合的公司之一。涂鴉平臺上的所有產品、所有開發者不需要再做任何代碼開發,僅憑平臺的一個虛擬軟件按鍵就能夠打開 Google Home 的功能,雙方的技術完全整合,這讓每一個成果直接成為雙方客戶都能夠獲取的技術成果。對于 IoT 行業的未來,楊懿充滿信心:“我們非常堅定地相信,IoT 這個快車道未來只會越開越快,參與的從業人員或者從業公司都會以指數級增長的方式快速加入進來?!?/section>為進一步了解涂鴉智能的產品模式、開發技術體系,以及它為何如此堅定 IoT 賽道,InfoQ 與楊懿進行了一次交流,以下內容節選自對話實錄,經不改變原意的編輯:InfoQ: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公司的重要發展節點,比如是什么時候走向全球化的?楊懿:我們公司從創立到現在有7年了,2014年成立,2021年3月在紐交所上市。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全球化的 IoT 開發平臺服務商,到現在沒有任何變化。我們認為 IoT 是全球性的事情,因為這是普適性的需求,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成為面向全球所有受眾的技術公司。一開始這樣定位的本質就是想幫助有做 IoT 產品需求的人,把這件事情的門檻降低,讓它變得容易。這個時候,我們發現要做好任何 IoT 設備一定需要完成三件事:第一是設備本身就要能夠聯網,具有一定的邊緣計算能力;第二是設備后面一定要有能夠依附 IoT 技術框架適用的云;第三是設備要有基于 IoT 的應用框架,能提供新型軟件人機交互的體驗。任何設備都逃不開這三點,所以剛開始我們做的時候就定位要把這三個東西一起打包給客戶,當時市面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提供這樣的服務。所以我們要做“三位一體”,要把硬件本身的聯網能力和邊緣計算做好,要提供設備上的聯網芯片、計算芯片或者一些硬件模組,也要提前部署好軟件框架。這些就是剛開始我們的定位,我們也據此打造出了涂鴉的第一款產品,叫做 IoT Class。涂鴉的第一個客戶來自2015年底,設備制造方是來自于寧波的一家工廠,但實際上最終背后的客戶是來自智利的品牌,他們定制了 IoT 智能取暖器,放在臥室的時候不需要遙控器,也不需要下床就能夠控制取暖器的溫度,很好地設定電池區間等等。這也催生了涂鴉現在最主力的產品叫做 IoT PaaS。我們接下來做的第二件事是從2018年開始醞釀,2019年開始進行,就是做設備的場景化。這樣一來,針對的客群第一可以變成那些 IoT 設備的開發、制造或者銷售方,第二也能包括那些智能設備的使用方,特別是行業級的應用,比如酒店、農場等。這些地方要想做智慧酒店、智慧農場、智慧大棚,但自己又不做智能設備,不會去做那些開發,就是想應用,而市面上找不到40件產品拼在一起的完整行業方案。因此,涂鴉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我們已經實現的智能化設備組織起來,變成能夠放到某個具體行業場景里面的整體系統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幫助那些行業的使用者解決 IoT 方面的痛點。這件事正式以編制的方式啟動來做是在2019年,這就是我們大致的整個歷程。InfoQ:就是兩件事,一是解決設備智能化,二是解決設備場景化。楊懿:嗯,總的來說,涂鴉自始至終都只聚焦在一件事,就是 IoT。我們所有投入只專注 IoT 需要用到的技術,面向有設備智能化和場景化需求的客戶。因為我們只做這一個方向、一個領域,所以我們非常堅持給客戶一個中立的、開放的、解耦的技術體系,涂鴉今天提供的大部分技術模塊都是可以分別拆分讓客戶自由選擇組合,并且我們所有的內容都有開放的 SDK、開放的 API,可以讓客戶自己耦合其他技術體系和系統,包括技術框架底層等等。我們提供的是靈活且高效的開發體系,沒有太多的限定,客戶可以自由選擇部署方式,選擇把中間打通或者兼容起來,在這方面我們做得非常多。本質上,我們相對也做了很多靠近應用層末端的東西,幫助客戶完成最后一步,把應用市場化,而不是去做一個非常大的底層基礎設施。所以我們的特點總結下來就是三點:聚焦于 IoT,堅持中立、開放、解耦的第三方技術體系,更多著眼于為客戶解決最后一步的問題。InfoQ:剛才提到開發技術體系,能否再描述一下,其實開放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有沒有什么具體的細節可以介紹一下?楊懿:開放和靈活可以組合起來講,涂鴉的平臺可以互聯互通,這也是 IoT 本質一直強調的。首先是平臺上互通所有的基準通訊協議,物理層的連接協議市面上主流的是在底層做到兼容。民用常用的 Wi-Fi、藍牙,商業用戶應用的 4G 和 5G 產品,然后再到 2.5G 產品,我們都會做到全面兼容。我們不僅互通協議,還會互通芯片框架,剛才提到的協議下面,主流的市面上的芯片型號和款式也全部兼容,開發者可以很輕易地選擇對自己產品適用的協議以及希望使用的芯片。還有就是制造體系的互通。我們的整個開發框架體系是兼容各種類型的生產制造企業,所以互通各種類型的工廠,無論今天是一個小的創業工廠,只有幾十個工人,一條生產線,流程比較簡單,還是一個非常大型的工廠,比如與我們合作的施耐德電氣是30萬人的企業,擁有整個行業最嚴苛、最頂尖、最嚴密的生產支撐管控體系,整個技術體系都能夠很好地應用在他們的生產線,無論是中國的工廠、印度的工廠、越南的工廠,或者波蘭和墨西哥的工廠都沒有關系,我們有一整套框架可以讓工廠跑起來。再就是互通所有區域,我們提前做了一個全球化的部署,保證全球的可用性和合規性。四個互通都是涂鴉平臺下的內部互通,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外通,持續不斷地尋找和兼容那些能夠給終端用戶帶來使用價值提升的平臺,只要能夠給終端客戶帶來體驗價值提升的平臺我們都會持續不斷地做兼容和打通。在五個互通之下,開發者只要做出選擇就行了,基本上要考慮到的靈活性我們全部呈現出來了,給出的是完整的技術功能超市,只要按需去選擇,不用考慮堅持哪些東西會被綁死,基本都做到解耦化,選擇任意需要的模塊組合起來就行了,這些是我們對開發者開放性的體現。InfoQ:總結性地說,您認為涂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市場還是其它方向?現階段涂鴉的技術投入主要集中在哪些方向?楊懿:說到涂鴉的優勢,第一就是技術,我們就是一家以技術為核心的企業,到現在為止,涂鴉公司70%是技術人員,最大的投入也在技術上,技術的差異性、易用性以及強大的功能性和可持續使用性是客戶選擇我們最強的基石。第二就是我們的文化,雖然我們公司只有7年歷史,但創始團隊一起工作已經有18年了,我們的文化體系非常成熟,也會持續對所有公司決策,包括整個團隊的行為模式產生影響。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內部提倡三勝精神,上下同欲者勝,唯創新者勝,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我們很多時候做判斷的依據。上下同欲者勝意味著我們非常強調信息透明,決策上下貫通,所有人同心同德,想辦法達成一致的目標。唯創新者勝是堅持用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不是傳統的線性模式解決方式,規避靠簡單堆砌資源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要考慮資源重新組合、重新使用的方式,技術、業務都一樣。狹路相逢勇者勝其實強調的就是競爭,互聯網是競爭慘烈的行業,所以碰到難題的時候,需要去選最難的那個選項,而不是選擇最簡單的那個,因為最難的選項才有可能是真正正確的選項。我們基本在兩個維度上做技術投入:一是橫向的寬度,二是縱向的深度。寬度指的是我們持續尋找 IoT 領域現在還有哪些新的技術、新的垂直行業需要被納入考量。因此我們不斷地橫向擴張,兼容更多的通訊協議。最開始的時候 IoT 是沒有 Wi-Fi 的,就只是做有線的,后來才支持 Wi-Fi,現在我們發現 5G 也應該被納入進來,這是我們持續投入的一個方向,保證了我們能夠兼容以及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多未來他們需要做的寬度上的選項。另一個維度是深度,涂鴉有一個產品團隊是專門做深度的。就以低功耗 Wi-Fi 為例,現在最適用的應用垂直行業會是哪些?可能是門鎖,現在我們在做的就是低功耗的圖像設備,或者是傳感設備,我們會有專門的團隊投入,把一個低功耗的 Wi-Fi 傳輸技術應用到門鎖產品,把這個門鎖的具體應用方案完善。我們所有的技術投入都會在這兩個維度,就會帶來持續擴大的一個技術和方案矩陣,無論未來客戶選擇產品的延展,擴充更多的品類,或者在產品上做更多的創新、差異化以及迭代,涂鴉都能幫忙解決。InfoQ:涂鴉的眾多產品和服務中,目前應用最廣的是哪個?楊懿:我們的產品分布程度特別高,基本上滲透了 IoT 所有的應用場景,沒有什么死角。我們的客戶基本上也是在不斷地跨界,基于涂鴉平臺的延展性,剛開始可能是做這個領域的客戶,做著做著發現既然需要智能設備和智能應用,可以順便把新的智能應用加在一塊,從一個垂直行業做到三四個垂直行業。InfoQ:這些年物聯網行業發展面對的挑戰中有沒有哪些已經有了明顯的進展,我們現在可以有效應對的?楊懿:經過這么多年,我們已經完成了一些通用應用的標準化。比如現在我們在 IoT 應用比較多的垂直行業,像是照明、電工、電氣、安防等等,已經把很多應用的標準化框架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新的客戶接入成本已經變得非常低了。我們也有在做涂鴉內部和外部的互聯互通,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客戶真正地認識到 IoT 需要互聯互通,這也是我們和 Google 所希望的。更多的人已經相信了互聯互通的力量,涂鴉在互聯互通上已經打了非常好的基礎,讓新客戶和老客戶都能夠更好地獲取自己的價值。我認為我們提前為全球化做的部署,無論是技術服務可用性還是合規性,都是比較有前瞻性的,并且真的是站在客戶的前面,更好地保障了我們客戶的利益,保證了他們未來業務的持續性發展。InfoQ:云計算架構的趨勢是邊緣云,在這個趨勢中涂鴉對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有什么樣的思考?楊懿:剛才提到我們本質是做 IoT 的開發技術框架,所以 IoT 的各種應用場景我們都會把技術框架沿用過去?,F在涂鴉也有自己的邊緣云產品,針對那些對邊緣場景有要求的具象化 IoT 方案,我們會有單獨的邊緣產品給到他們?;貧w初心,我們一定是站在 IoT 的視角,以客戶的靈活性保障為第一要素,什么樣的產品和技術體系適合市場,我們就把這些做出來。